法律分析:安全电压,通常是在36V以下的。低压,一般是220V和380V。高压,能常是在10KV至220KV之间。超高压,是在330KV至750KV之间。特高压1000KV交流、±800KV直流以上。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为42V、36V、24V、12V、6V五种。
以电气设备的对地的电压值为依据的:对地电压高于或等于1000伏的为高压;对地电压小于1000伏的为低压。法律依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对地250V以下为低压,250V及以上为高压,而36V以下是属于安全电压。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2013版规定,低压指1000V及以下电压等级。对电厂发电和供电来讲,以6000V~7000V左右为界,以上的为高压电,以下的为低压电。在工业上:电压为380V或以上的称之为高压电。
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电能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由输电、变电、配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联系发电与用电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网。 也可描述为电力系统是由电源、电力网以及用户组成的整体。电力网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
电力系统的类型有多种。按电源种类划分,主要有水力电力系统、火力电力系统以及核能电力系统等。水力电力系统主要依靠水坝、水库等水利设施,通过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进行供电。这种系统对于环境友好,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且可大规模发展。
电力系统由五个主要环节组成: 发电厂:电能的产生源头,通过各种能源转换技术,如火力、水力、核能等,将自然能源转换为电能。 升压变压器: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常电压较低,不适宜长距离传输。升压变压器将电压提高,以减少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按电压等级可分为超高压、高压、中压变电站和低压变电站。电压在1kV以下的称为低压;电压为1~10kV的称为中压;电压高于10kV低于330kV的称为高压;电压在330kV以上的称为超高压。(2)按供电对象可分为城镇变电站、工业变电站和农业变电站。
根据电力二次系统的特点,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生产控制大区分为控制区(安全区Ⅰ)和非控制区(安全区Ⅱ)。信息管理大区分为生产管理区(安全区Ⅲ)和管理信息区(安全区Ⅳ)。安全区Ⅰ典型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控制系统等。
电力系统是传输、变换、分配和使用电能的整个系统。以下是关于电力系统的详细解释: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变换、分配和使用。这个系统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四个主要环节。
自《变电站运行规程》和《变电站管理规范》发布以来,北京市电力公司的各个相关机构始终秉持严谨的态度,多年里严格遵守,这两个规定在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以及指导运行维护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设备和设施管理方面,规程详细阐述了维护与管理的准则,以保证设备高效运行和设施安全。运行管理部分,强调了对变电站日常运行的规范化操作和管理,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安全管理规定了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人员和设施安全。
所有相关专业人员都应熟知本《规范》的内容,包括农电管理部门的领导、主任工程师,县级供电企业的生产、安全、人力资源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变电、调度、远动、通信、检修、计量等生产单位的专业人员。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执行和遵循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管理规定,从而提升整体电网运营水平。
1、直接触电防护措施:这些措施旨在防止人体任何部位接触到带电体。它们包括绝缘、屏蔽、安全距离、安全电压、限制触电电流、电气联锁以及漏电保护等。 间接触电防护措施:这些措施是为了防止人体接触到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主要包括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绝缘监测等。
2、禁止乱拉、乱接电线。禁止私自在原有的线路上增加用电器具。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用电设备。禁止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使用电熨斗、电吹风、电炉等电器。禁止私设电网捕鱼、防盗、狩猎等。禁止用铅线、铜线等替代熔线用作保险丝。等等。
3、备时,要有一定的联系制用电安全措施主要分为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两种。组织措施指用电人员在进行操作、检修、试验电工设度、监护制度、操作制度以及工作许可证、技术培训等,要制定用电安全规程。 安全规程 又称安全法规。是电气设计、安装、运行和检修人员必须共同遵循的准则。
4、使用合格的电器和电缆。确保使用的电器和电缆都符合安全标准,避免因过载或短路引发火灾。同时,定期检查电器和电缆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老化的部件。正确安装和设置电源。 对于家庭和商业场所的电源设置和安装要符合安全规范。如安装漏电保护器,确保在漏电时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事故。
5、直接触电防护措施是指防止人体各个部位触及带电体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绝缘、屏蔽、安全间距、安全电压、限制触电电流、电气联锁、漏电保护等。间接触电防护措施是指防止人体各个部位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故障情况下才变为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绝缘监察。
6、用电的安全措施包括: 使用合格的电器设备和电缆电线。使用经过认证、质量合格的电器产品和电缆电线,确保其具有安全性能和标准,降低电气火灾和触电风险。 遵守安全规程。使用电器时,要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正确连接电源、不超负荷运行电器等。
1、内容丰富,涵盖了电气作业安全措施、操作票填写方法、典型倒闸操作实例以及带电安全作业的基本要求、规定,并对电气安全用具的种类、试验周期和标准进行了详细介绍。
2、基本要求。电工必须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熟悉电气安全知识,严格遵守电气安全制度。作业时,应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如绝缘鞋、工作服等。作业前安全检查。在作业前应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不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3、作业前按规定正确佩戴劳保护品,严禁穿带钉鞋作业。2:电气作业人员应熟知电工基本知识、电气设备性能和触电急救方法。3作业前检查准备。1检查所用工具、绝缘护品有无缺陷,绝缘是否良好。2办好工作票,检查线路、设备是否断电,确认无误无方可操作。 3落实好安全技术措施。4:倒闸操作。
断电操作顺序:断开低压各分路空气开关,隔离开关。断开低压总开关。断开高压油开关。断开高压隔离开关。(2)送电操作顺序和断电顺序相反。低压开关操作顺序:(1)断电操作顺序:断开低压各分路空气开关、隔离开关。断开低压总开关。(2)送电顺序与断电相反。
AP代表动力配电箱,AL代表照明配电箱,AW代表电表箱,VP代表弱电箱如电视电话网络等。配电柜型号标示 第一位:P-开启式低压开关柜,G-封闭式低压开关柜 第二位:G-固定死,C-抽出式,H-固定、抽出混装式。第三位:L(或D)-动力用,K-控制用,S-森源电气系统。
配电箱有两种安装方式,即明装方式和安装方式。明装方式是指将配电箱直接安装在墙壁上,安装方式是指将配电箱嵌入墙内安装。操作规程 配电柜为船舶配电中枢八产和设备的正常运转,任何无关人员不得扳动板上的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