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其前身可追溯到山东大学1946年 设立的电机工程系和山东工学院1949年成立的电机工程系。曾有邵洪泮、候博渊、胡颂尧等知名学者和教授在此执教。培养出了史大桢、刘振亚、薛禹胜等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家电力及相关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在千佛山校区,位置是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该专业是由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机及其控制专业”以及70年代末设立的“继电保护及自动技术专业”和“电气技术专业”合并组建的一个宽口径专业。
1、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工程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在校研究生300余人;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已形成“本科生- 硕士生- 博士生”完整的培养体系。
2、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研究生600余人,留学生20余人。学院设有电力系统研究所、继电保护研究所、电机与电器研究所、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所、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所、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研究所。
3、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其前身可追溯到山东大学1946年设立的电机工程系和山东工学院1949年成立的电机工程系。曾有邵洪泮、候博渊、胡颂尧等知名学者和教授在此执教。培养出了史大桢、刘振亚、薛禹胜等一大批高级技术型人才,为国家电力及相关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4、山东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属于全国前十左右的范围。因为山东大学的电气工程的前身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如果单就电力工程来说,还是可以往前排排的。所以也可以勉强算个前十上下吧。B+的专业在山东大学来说,也是排在该校前列的。
1、与淄博多家电机企业和淄博市政府共建“山东大学-淄博先进电机技术研究院”,与海尔集团在青岛海尔共建“山东大学-海尔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与山东奥特姆汽车和烟台招远市政府共建“山东大学-招远新能源汽车研究院”。
2、学院设有电力系统研究所、继电保护研究所、电机与电器研究所、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所、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所、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研究所。
3、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成员包括2名博士生导师,16名教授,18名副教授,以及7名博士和24名硕士,本科员工132人。与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深度合作,共享资源,这些专业人才不仅参与项目开发,还在部分科研攻关课题中发挥关键作用。公司注重人才培养与环境建设,拥有8000平方米的试验、生产与办公空间。
4、全球能源互联网专业保留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但对大部分专业课程进行了重塑;增加了11门特色课程,例如第二外语即法语、一带一路国家宗教与文化、能源与地缘政治、能源与环境、全球能源互联网概论、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等。
5、齐鲁交通学院是山东大学顺应国家“交通强国”建设战略,与齐鲁交通发展集团共建的国际化创新型示范学院,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交通学科。